
        11月1日,薛向東董事長與南方基金FOF投資部投資經理李程胤以及投資者代表座談交流,雙方對AI、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進行深度觀察與交流分析。
 
薛向東首先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布局及核心競爭力。他說,大模型帶來的不僅是效率,更是模式的變革。在金融、醫療、工業、城市治理等領域,它正從執行層躍升至決策層,將數據與知識轉化為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優化能力。這實現了生產力從“規模驅動”到“智能驅動”的突變,其核心價值在于對產業運行邏輯的重構。下一步,東華軟件將搶抓產業智能化新機遇,致力于將大模型的通用能力與深厚的行業知識進行“深度冶煉”,在更多真實的業務場景中鍛造出可落地、見實效的解決方案。
薛向東表示,近一年來,東華軟件股份公司大力推進“ALL IN AI”戰略,在醫療、金融、政府、企業、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文旅等多個行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研發成功了多個人工智能行業模型,同時公司內部也大力推廣使用AI編寫代碼及文檔。另外,公司與華為、摩爾線程、騰訊等多家公司緊密合作,把東華軟件的多個行業模型在這些合作伙伴的平臺上完成適配并一起推廣到行業客戶中。關于人才問題,薛向東表示,東華軟件通過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優化福利待遇、提供高質量項目機會等措施吸引并留住核心技術人才,已完成4期股權激勵行權及員工持股計劃,為技術創新提供了穩定的人才保障。
李程胤表示,2025年中國AI產業最顯著的變化是應用門檻降低和普及提速,行業大模型成為落地主流,我國已發布超1500個行業大模型,覆蓋50個重點行業、700余個場景,開源化、輕量化及代理型AI成為核心趨勢。他表示,AI、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商業模式,復合型AI興起,企業競爭優勢逐漸聚焦于獨特內部數據,數智應用門檻降低,知識庫與智能體技術成為落地關鍵,同時AI安全治理布局也日益重要。他結合政策環境提到,《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等政策出臺,將助力破解技術應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難題,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由上海證券報與南方基金共同舉辦的“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調研行活動第十站走進東華軟件。當天超50位投資者出席活動,通過實地參觀、企業介紹、互動交流及主題分享等環節,了解上市公司在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布局與成果。
東華軟件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