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軟件中標河北省公安廳人像識別綜合應用平臺項目
2013年年底,東華軟件股份公司的“東華人像比對系統軟件”成功中標河北省公安廳人像識別綜合服務平臺項目。這使東華有了省一級別的、五千萬以上人口庫規模的案例,對在全國推廣人像識別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
河北省公安廳上線此項目的背景,是因為在當前復雜的治安形勢下,如何快速確定可疑人員的身份,是公安機關工作的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公安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各種查詢系統得到普及,通過姓名、身份證等必要信息,查詢確定人身份及相關信息已成為了各項公安工作的一種主要核查手段。但受社會各種因素影響,持假身份證、雙重身份、冒用身份或是犯罪分子“拒不交代”的情況時有發生,給民警開展日常管理和核查辦案帶來極大難度。再加上留置時限的限制,其真實身份一時很難查清。怎樣杜絕各渠道獲得假身份證、怎樣快速有效的識別可疑人員的身份是公安部門急迫解決的難題,人像識別比對技術就是解決以上難題的重要技術手段。
首先,目前公安機關已建立人口信息系統、出入境系統、警綜系統、在逃人員系統、監管系統、交管系統等,有大量的人員基本信息及照片,因此可根據常住人口、流動人口、重點人員、在逃人員的基本信息及照片,組建相應的人像基礎數據庫,建立人像智能識別應用平臺,做到真正有效的對人管理。開展省公安人像智能識別業務應用,是當前治安行政管理、精確打擊犯罪和情報分析研判的緊迫需求,也是河北省又一項創新性、突破性重點工程,具有巨大的應用背景和前景。
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人員流動性強等特點,使得人像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顯得尤其關鍵和重要。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14億人口進行有效的身份認證,一直是公安行業關注的焦點。
龐大的人像數據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海量大數據的有效利用上。人像數據是一種典型的大數據結構,體現了大數據的4個特點:數據體量巨大,達到PB級別;數據類型繁多,各種圖片格式等;價值密度低;警務工作特殊性要求,海量數據挖掘分析盡可能的秒級響應,要符合大數據的“1秒定律”。因此,針對海量人臉識別數據上述四大特點,提供一系列智能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人臉識別云服務平臺,以滿足社會公共安全對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迫切需求。
東華人像比對系統通過創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采用人像比對技術,依托省級人口信息系統,建設省級人口相片比對平臺,開展人像身份信息核查比對,挖掘人口數據中存在的雙重身份、虛假身份問題,能夠有效發現、解決雙重戶口和虛假戶口等問題,為公安機關切實加強對全省戶籍業務監管,規范戶籍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