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軟件作為中國智慧醫療龍頭企業和知名軟件服務廠商,在應用診斷相關分組(即DRGs)技術開展醫療績效評估和進行醫保控費等方面,有著成熟的產品和豐富應用經驗。近日,東華軟件DRGs醫療質量監測與分析系統正式上線戰略合作伙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助力院方開展基于DRGs的醫療績效評估技術和醫保控費管理。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東華軟件將幫助解放軍總醫院利用DRGs技術開展住院醫療績效評估,同時向院方提供近兩年的出院歷史病歷首頁數據的質量評估、清洗和DRGs分組服務。另外,東華軟件還可向院方提供“推行DRGs醫療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案”、“醫保控費實施方案”、“DRGs推進臨床專科建設方案”等方案的咨詢服務,并協助院方其他相關功能的開發,進一步提升DRGs的使用,全面強化醫院管理。而作為東華軟件DRGs應用重要研發參與單位,解放軍總醫院也將同時參與DRGs產品應用的推廣工作,包括接待其他醫療機構單位的考察交流,更好地把DRGs的應用深入展開。
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也在深入推進。2016年以來,我國醫藥衛生改革發展領域出臺了很多重大政策文件。8月舉行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10月,國務院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優化多元辦醫格局、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促進醫藥產業發展等具體要求。此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聯合制定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提出了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近期中辦、國辦轉發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文件總結了8個方面24條經驗,提出下一步在“6個方面有所突破”、“5個方面進行落地”。在此期間,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衛生計生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主辦的“關于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聯合研究報告的發布會”上中國醫改的經驗提到了充分肯定。這些重要講話、活動和政策文件的科學內涵與精神實質,需要從事具體工作的人員加強學習、認真領悟和主動踐行。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特別是以DRGs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國家衛生計生委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工作部署,認為DRGs支付方式是轉變醫療服務行為,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進一步轉化醫院逐利機制的重要抓手。衛生部要求北京市開展診斷相關疾病組(DRGs)的經驗做法要在各地衛生系統推廣,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積極推進國家統一規范下的DRGs支付方式改革。
除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市場也對DRGs持普遍看好觀點。DRGs 是世界公認的先進支付方式,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盛行。與我國醫保按照病人實際花費給付的思想不同,DRGs 的指導思想,是將病人病種分類組合,賦予DRG 編碼,制定相應的定額支付標準,可有效減少誘導性醫療費用支付,能最直接地解決我國當下醫保控費的難題。從國內現狀來說,醫保控費的改革將是以總額付費為基礎,普通門診按人次付費、住院按病種付費以及按服務收費的多元化支付體制。國金證券認為,DRGs(按病種付費)應用條件成熟,有望成為國內主要的醫保支付模式。借鑒美國的經驗,在管理式的醫療保健體系下,DRGs的支付方式不僅兼顧了政府、醫院、患者各方利益,還使得醫保費用支出的控制效果明顯。數據顯示,Medicare住院費用的增速從1983年的18.5%降至1990年的5.7%;北京市的DRGs課題已有12年的探索經驗,2011年北京市6家三甲醫院進入付費制度改革試點,到2012年,醫院里的平均醫療支出下降了18%。DRGs在醫保控費領域的優勢顯而易見。
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紅利下,東華軟件搶灘行業藍海,率先受益。東華軟件子公司東華萬興是北京DRGs課題組在信息系統建設開發領域的指定技術合作方,通過聚合千萬級病案,搭建了“北京DRGs 分組軟件”和“住院醫療服務績效評價平臺”,為北京衛計委建立了管理、評價醫療機構的綜合性指標。東華軟件深耕醫療信息行業十余年,技術和資源優勢明顯,隨著政策和市場的逐步開放,基于DRGs的醫保控費系統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加速建設落地,為國家推進醫保控費改革添助力。正如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統計室主任、國家DRGs質控中心辦公室主任郭默寧所說,“DRGs只是一個起點,只是一種加強醫院管理、提升醫療質量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實現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提升,并且最后惠民于老百姓,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醫生得到成長,才是最終的目的。”東華軟件將不斷加強技術研發,致力于服務國家醫療改革,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惠醫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