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向東:快步形成大數據產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12月8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從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對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作出系統全面部署。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字字珠璣,綜觀大勢,掌控未來,深刻揭示了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的理論內核、發展規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IT行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快步形成大數據產業新優勢指明了方向。結合東華軟件這些年的大數據實踐,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步伐。
一、理論體系需要完善。理論是行動的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的重要思想,是我國大數據理論的基石和先導。加強大數據理論的系統研究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也是解決理論落后于實踐的首決問題。發動和集中社會、自然的專家學者就此進行深度研究,推出一批解釋當前、預見未來的理論成果,盡快推動形成國際領先、系統完備的理論體系。系統梳理總結我國新的“四大發明”(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中的成功實踐,用大數據視角、互聯網思維解釋新常態下的新業態,提煉歸納出大數據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邏輯,為新時代國家大數據戰略提供理論結構層面的必要支撐。2013年,東華軟件在國內率先成立大數據事業部,開始從理念、思維、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實踐,一路走來,積累形成了一些碎片個體、不夠成熟的做法。下一步,東華團隊將按照習總書記的部署要求,在實踐上求深入、在理論上求深化,為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二、政策引導需要加強。舉國優勢是我們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的關鍵因素,大數據戰略更需要發揮這個優勢。只要我們認真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政策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趕,一手一個抓痕的實處干,我國大數據的世界地位自不待言。近年來,國家層面、部門角度都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找準抓實了工作的根子,為國家大數據戰略提供了政策支持,但需要落實落地的還有不少。比如,企業上市、基金設立、引導資金、稅收補貼等方面需要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支持的范疇也不限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更應關注在市場和實踐沖浪中的大數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這是因為小微企業是大數據產業反應最靈敏、感受最真切的部分。瞄準社會問題,每年設立幾個國家級重點課題,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各級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和這方面的支助力度,制定大數據產業發展激勵措施,培育一批有影響力、有帶動力的領軍企業。
三、核心技術需要突破。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大數據核心技術,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新時代大數據帶來的技術挑戰,遠遠不止于當下處理工具,對大數據處理能力、計算能力、安全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課題。核心技術有哪些?關鍵環節在哪里?解決方案有幾個?可供借鑒的世界前沿有哪些?都需要加以梳理,集中加以攻關。通過設立國家級專業性重點實驗室、科技創新和研發基地、工程技術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等,打造服務大數據發展的教育培訓、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創新基地,為大數據技術創新提供智力支撐。培育一批學科帶頭人,特別是跨學科方面的專業人才。2014年成立的東華軟件大數據研究院,研發出一系列的大數據核心應用產品和核心的行業解決方案,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單位共建了醫療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取得了一定經驗。未來一個時期,東華軟件將緊緊盯住國家大數據戰略所需要的核心技術,盡快推出一批有市場主導力的原始創新產品和關鍵技術,形成大數據行業的東華板塊。
四、法律建設需要加快。大數據的有序發展,必須以法治引領。習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政策、監管、法律的統籌協調,加快法規制度建設。目前,世界各國已經圍繞數據立法,通過法律法規建設保障數據主權。有必要制定《大數據法》及配套法規,從國家層面、法律形式對大數據發展作出規定,使這項工作較早納入法制軌道。通過立法對數據的界定、采集、流通、歸屬權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和規范,以實現“科學、合理、安全”的數據開放、交易、共享。同時要立法保護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和民族產業安全等相關數據的安全,比如金融系統、敏感地理信息和資源信息、軍事情報等數據。制定專項條款,保護涉及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的數據資源,清晰界定數據歸屬及使用權限,為數據流通交易提供高效、有序、安全的環境,助力數據資產價值釋放,有效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同時,必須讓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通起來,尤其是在跨地域、跨行業方面。數據流通涉及到數據清洗、融合、評估、交易、應用等方面,因此下大氣力規范培養一批專業安全具有一定實力的大數據交易機構至關重要。 東華軟件布局的華中大數據交易所,在數據資產、數據交易方面做了一些創新實踐,在數據沒有清晰界定,在實際經營過程我們是非常謹慎的,在一定程度上實際限制了發展,更迫切需要法律法規做保障。
五、各方力量需要整合。按照總書記關于“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分建共享、協同服務”的要求,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形成推進大數據各方融合的整體合力。整合有關方面的力量,成立大數據資源職能管理部門,解決好“九龍治水”的問題。加強大數據智庫建設,推動大數據理論和案例進黨校、干部學院,樹立領導干部的大數據意識,提升領導干部大數據能力。東華軟件已與多個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城市大數據頂層設計、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臺、政務數據治理、智慧城市惠民等工程,用最科學、安全、高效的方式,積極助力政府資源整合,加快推進政府部門數據開放共享、提升政府大數據應用水平、健全政府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東華軟件成功舉辦各類大數據培訓班數十次,培訓大數據人才8000余人次,培訓領導干部及業務骨干5000人次。下一步,東華軟件將依托人才智庫智力專業優勢,加強政校企合作,創建大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以及其他人才交流實習實訓基地,有效探索和開展網絡安全人才認證、崗位分類、技能鑒定等多元化評價,大力強化企業、學校培養大數據安全基礎性人才的主體意識和社會責任,以良好業績服務于國家大數據戰略和數字中國建設。